上游评论:ETC推广“套路多” 提升服务比强制办理更重要

 新华社8月27日报道,今年以来,大力拓展ETC用户资源成为许多银行业务重点,但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银行为招揽ETC用户,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种种不规范现象,虽然数量增速明显,但办理过程中暗藏的“套路”引发用户不满。

“ETC”对于有车一族来说,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安装了ETC的汽车,在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可以实现不停车收费,既节约了车主时间,又提升了通行效率,减少了排队等待时尾气的排放,对车主、高速公路经营者、道路通行效率都有好处。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的规划,力争到2019年底汽车ETC安装率超80%,基本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

目前,交通部门联合各大银行,正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ETC,许多地方将安装ETC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目标,下发到了基层银行网点,银行员工受到的压力颇大,作出了许多高压之下的无奈之举。例如,银行工作人员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拦车发放ETC广告、虚假宣传ETC的办理时间等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将ETC“安装”到已经报废车辆、安装ETC同房贷挂钩等弄虚作假、强买强卖的不良行为。

当前银行ETC业务推广,虽然短期内办理人数激增,但要真正留住用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ETC的衍生服务,丰富应用场景,让用户从心底里真正喜欢ETC。

笔者认为,与其通过各种花式推广强迫半强迫用户安装ETC,不如切实通过改进服务细节、提升服务水平来吸引客户主动办理。有用户向媒体表示,他8月初行驶一段200公里的高速公路之后,通过ETC指定的APP申请电子发票,总共的通行费用大约130元,但却拿到了多家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开具的总共9张电子发票,在单位报销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30元的过路费开具了9张发票,这固然符合现行税务制度“谁收钱谁开票”原则的做法,但带来的不便显而易见,毫无疑问也会给通行者再次选择使用ETC带来困扰。交通部门作为ETC服务的提供者,对于这些服务细节应当高度重视,及时改进,用户才能满意。

交通部门和银行在推广ETC时,应该破除ETC只能在高速公路使用的思维定式,丰富ETC的使用场景,让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消费体验。国外成熟的经验显示,ETC系统不仅可以应用在公路通行,还可以广泛应用在停车场停车、汽车保险甚至餐饮娱乐方面,银行也可以在确保隐私的条件下提供个人理财、保险、车贷分期等综合场景应用。通过ETC进行赋能生活,不仅能够让车主自发的爱上ETC,各种服务带来的潜在收益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对于目前推广环节存在的种种“套路”,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面对2019年底汽车ETC安装率超80%的目标,商业银行和交通部门压力很大,但盲目和不理性的ETC营销行为应该被坚决查处。金融监管部门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及时介入监管,将商业银行营销ETC的一切行为纳入有效监管范围。对ETC营销中有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监管机构应给予银行经济、行政处罚,增强监管的威慑力,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