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在全市率先推广社区“全岗通”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长沙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卓 通讯员 樊思源 杨丹)前日,随着开福区在全市率先推广社区“全岗通”,城北93个城市社区将告别“坐班制”,各社区除设2至3个“全岗通”综合服务窗口外,七成人力进楼栋网格,在居民家门口办公,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基层松绑

  一个“好汉”N个网格长来帮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省委、市委相继出台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相关举措,特别强调要整治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的问题。在清水塘、伍家岭等街道“全岗通”零距离办公制度试点一年的基础上,开福区正式下文在全区93个城市社区推广。

  “以前我几乎是一天到晚要在岗位上,现在是‘一个好汉八个帮’,轻松很多!”清水塘社区低保专干李建告诉记者,以社保、低保业务为例,社区9000多居民的所有手续、证照、福利过去都要找她。现在社区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派驻一名网格长常驻居民楼栋上门服务,诸如社保、低保等业务都被8名网格长一一分担。

  基层的减负松绑,源于变“集中坐班”为“窗口轮班”。过去,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扎堆坐班,现在精简为2至3个“全岗通”综合服务窗口,窗口轮岗值守。通过培训,社区工作人员由“一人一事”变“一专多能”,类似李建这样,能“一个好汉N个帮”。每个值班员就像“全科医生”,实行“首问接待,一口负责”。以前,一旦窗口专人因事不在岗,居民办事、咨询就没人能够受理。现在一个窗口就可提供各项服务,居民到任一窗口都可办理所有事项,解决了群众办事一时找不到人的问题。同时,社区被分为N个网格,其余工作人员不再坐班打卡,而是作为网格长常驻居民家门口。

  办事方便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入户”

  随着“全岗通”的推行,七成社区服务力量从坐班中释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进驻网格、走街串巷为居民服务,对症医治社区“机关化”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张移动办公桌,成了清水塘社区党委书记汤国清最近的工作“标配”。她和社区主任每月固定6天时间,轮流进驻网格小区楼栋,就在居民家的屋门口和楼下“移动办公”。记者在清水塘社区辖区内的省公路局小区和市一中小区移动办公点看到,每个点负责人、网格长的姓名、电话、职责、轮班时间都一一公示。

  “没想到我反映的小区物业费使用不公示、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马上就得到了解决。”居民蔡琦说,他在省公路局小区物业办公室门口吐槽,被正在此移动办公的汤国清听到了,社区迅速介入调查并找有关单位协商,次日物管收费就上了公示栏。

  星城夜谈

  “最后一米”见真章

  肖应林

  各社区除设2至3个“全岗通”综合服务窗口外,七成人力进楼栋网格,在居民家门口零距离办公,一岗多能力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来自开福区的探索实践,让我们赞叹,也给我们启示。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曾引用过的一句古话。基层干部进居民楼栋,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为居民贴身服务,其可贵之处,不仅能在“耳闻目见足践”的递进之中,帮助群众商量解决切身关注的难事、烦心事,同时也体现出“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务实作风。这本身就是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有力宣战。

  行动是最好的宣言。于基层干部而言,反对形式主义,并不在于你做出了什么样的表态,而在于你的身影是否活跃在人民群众当中,在于你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解决了多少问题,在于是否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最后一米”见真章,开福区的这项探索,无疑值得称赞。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