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二:风险管理的工具创新与服务推广

  新浪财经讯 2018年4月20日-21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将在杭州黄龙饭店召开。本届论坛以“新时代、新价值、新作为”为主题,围绕大宗商品、“保险+期货”、期现结合与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总结期货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模式,深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需求特点。新浪财经参与全程直播。

  21上午的主论坛安排了两个主题讨论。在以“风险管理的工具创新与服务推广”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中,来自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商贸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围绕大宗商品风险特点、大宗掉期合约开发应用、基差交易、场外期权的风险应对、仓单质押业务实操、期权工具风险管理等话题展开讨论。讨论嘉宾表示,在监管部门、自律组织、期货经营机构及广大投资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必将发挥应有功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风险管理的工具创新与服务推广”主题圆桌讨论“风险管理的工具创新与服务推广”主题圆桌讨论
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与衍生品研究院副院长高辉;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衍生品部副总监张超;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部副总监肖家曦;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发部负责人郑凌云;建信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慧;新湖期货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李强。

  在新型高质量经济的发展形势下,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与衍生品研究院副院长高辉认为,目前大宗商品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流动性、政策、操作分析以及汇率上。实际上,一直以来,经济形势宏观背景一直都与大宗商品的价格密切相关。无论是次贷危机还是债务危机,都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风险更是出现了新的特点。而政策的影响,在近年来也是越来越大的,比如说国内的供给侧改革就从基本面改善了钢铁市场的供需情况。

  此外,受近期期货市场国际化影响,大宗商品市场还出现了新的风险,实际上无论是支付、监管、交易、交割制度,境内外多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大宗商品目前面临的不仅是汇率风险,更有监管风险,交易风险等。

  至于基差交易对产业客户的意义,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部副总监肖家曦认为,期货市场是把大宗商品中的共性提取而生成的标准化合约。表现的是 产业链内外对价格的看法。而基差交易是期现货间的重要纽带,展现的是因采购时间、产地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价差。是用期货价格和这些不同结合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基点。据他介绍,此前大连商品交易所将这种交易方式推广到了一些龙头企业,在试点工作中,得到了不错的反馈,目前这些龙头企业已经有了使用基差点价采购营销的思想。

  对于场外期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发部负责人郑凌云表示,市场需要客观有序看待场外期权的风险,高度重视市场的新变化,并规范发展解决场外市场的问题。在他看来,目前场外市场的风险在于合规、过度宣传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保证交易的合规, 加强场外期权市场的建设,在业务上设有合规风控,并加强交易平台、清算平台等场外市场的基础建设。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刚才主持的这一节,让我们对现在的整个企业期货行业的整个生态了解的更加清楚,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提升。基差交易在越来越多的品种上得到了推广。仓单的产业客户,服务实体经济已经成为期货行业的自觉意识和有效的发展路径,我们在这个环节讨论,就是要聚焦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和服务的推广。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目前是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新成果,并将继续深化,大宗商品交易的价格也是随着中美贸易战出现了很多的波动。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想问高院长,在目前的形势下面,大宗商品的价格的风险有哪些新特点,我们要怎样管控?

  高辉:这里对大宗商品出现的新特点,我可能谈一些个人的理解和看法。对大宗商品来讲,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市场交易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政策风险,还有一个操作性的风险,还有一个汇率风险。从影响大宗商品的角度来讲,包括宏观的一些因素,包括产业、政治,资金各方面的影响,从大的背景来讲,大宗商品的未来的走势、变化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和宏观背景密切相关。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美国为先的多年的债务危机,到目前为止已走出平台。中国2008年4万亿到国家目前为止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来看,大宗商品和风险的存在着一些新的不同的表现。从市场的风险角度来讲,由于一种长期的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包括大的汇率波动,人民币长期的走向国际化,在这种利率的博弈,汇率博弈的过程当中,商品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这些角度来讲,货币政策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商品市场,长期以来商品市场泡沫远远超过了交易,从全球货币紧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区间波动。从这种角度来讲,大量的资金在进出市场当中,导致价格会偏离实体价格,篇幅过大,导致出现一些价格操纵行为。

  在新的市场当中,一些新的特点,从政策角度来讲,美国加息导致商品市场的资金的波动。从国内来讲,国内的供给侧改革,我们从钢铁行业来看,改善了钢铁的供需。钢铁产品从2千/吨到4千/吨的涨幅,包括最近的贸易政策,包括我们对进口美国商品都进行了新的约定,商品的短期暴涨暴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不同于以往的情况。从短期来讲,我们在市场的推广,包括像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像人工智能大家都知道阿尔法狗,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会导致价格在段时间内出现波动。

  其次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当中,大约存在着交易系数的不同,对市场的理解也会产生交易风险。对于汇率来讲,信用风险来讲,我们说的以往的在我们的仓单融资方面造成风险和交易。还要增加我们的最近几年的大宗商品的交易平台出现风险事件。大宗商品也有不同特点

  最后我们在大宗商品,尤其是期货国际化的过程当中,也会产生一些的风险点,在新的过程当中,出现交割量的不足,还要跨境支付的风险,还有一些流动性的因素。其次是跨境监管,国际化会导致国际商品的监管政策的上的差异,还有交易、交割制度的差异。在新形势下,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会越来越复杂,而且出现很多新的风险点。具体的风险管理当中,会产生新的风险工具应对风险。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请教一下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张总,请你谈谈掉期合约的看法。

  国内实际上利率的掉期是1981年推出的,外汇是1982年推出的。掉期主要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个性的交易。如果交易所的角度掉期的经验,实际上可以分这么几种。新加坡主要是面对亚洲, CME场内的交易包括结算制度,伦敦的清算所包括欧洲和英国做的比较好,洲际交易所通过收购重组实际上是跨领域的发展。国际上的掉期呈现出这些经验,要说我们的掉期的前景,从需求来说,期货实际上不是万能的,有很多的局限性。

  期货功能的发挥也面临最难的痛点,期货的交易实际上是个性化的。交易的品种、交易的标的比较单一,所以这里面包括连续最近的合约不活跃,活跃的合约不连续,掉期弥补了这点。

  第二相对来讲,掉期它对场内的资金和资产的要求稳定在一起。掉期实际上采用的现金结算,不是实物交割。覆盖了所有的风险,所以发展掉期是作为一个补充,实际上也是可以促进我们场内期货的发展。实际上掉期主要是交易商的之间的个性化的交易,能促进交易商的发展。

  另外一个掉期也可以促进现金结算,包括促进指数的发展。通过掉期的发展,也可以倒逼我们国内的指数发展。通过掉期发展影响,把期货和场外的掉期结合起来,各自发挥优势,解决一些期货的局限性。关于掉期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谢谢张总,刚才前面一个论坛,大家都谈到了基差交易。请你谈谈基差交易对产业客户的重要意义,以及我们大商所在基差交易中具体的做法。

  肖家曦:谢谢罗总。我理解的基差交易和产业的相互作用,其实我也在思考分析和总结,到底我们期货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怎么样发挥相互的作用?我个人的理解是把期货市场的一些具有特别的产品提取出来,设立一个标准化的和约,让它在产业链和非产业链上表达对价格的看法,及其风险的管理,所以我们期货市场的价格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说到基差交易我认为,是把期货市场和现货贸易定价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纽带。是两个市场发生重要作用的一个方式。特别是产业客户,大家都知道今天期货是标准化的合约。实际上我们在大宗商品进行定价的时候采购时间和交货时间不同,还包括产地各个地方的区域价格的不同,这些不同怎么样让期货的价格结合起来,我觉得基差交易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把各种各样的现货市场进行紧密的联系,刚才罗总提到了一直在进行持续性的拓展和基差交易。实际上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在油脂油料上已经成为大家普遍使用的模式。我们从2017年开始,把基差交易的模式,推广到黑色品种。到2017年的时候包括铁矿(481, 13.50, 2.89%)石,实际上相关的品种的龙头企业也参加了试点工作,也开始去用基差交易来进行定价和贸易,开始尝试这种思维、开始践行这种模式。我们的试点工作还在推行,成果是让这些企业运行更为顺畅,让大家更能接受这样的交易方式。希望将来大家在尝试一口价和长协的方式的基础,再能够探索一下基差定价这种新的方式。

  主持人:接下来除了基差交易之外,场外衍生品,场外期权这些都是已经成了我们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场外的话现在有一些特征,可能自己在跟产业客户之间做一些业务,但是由于没有统一清算,也有潜在的风险特征,我们请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发部负责人做一下介绍。

  郑凌云:我提一些个人的看法,第一个我们要客观地、有区别地看待刚才罗总说的衍生品场外风险特征。

  第二要注重风险变化,还需要规范和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服务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第一个就是说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包括媒体都在热议的事件,我们说从衍生品发展的历史来看,根据场外市场的标准化,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交易所市场。这是第一点。第二场外市场标的有很多很多,有商品,有指数,还有一些黄金,还有汇率、利率等等。我们当前看到的问题一定要有序来看,分行业、分标的市场,分业务模式来看。

  第三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我们的“保险+期货”,我们在看到市场的时候,还是要客观,不可否认当时的市场里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我们讲的风险不一定是行业共性的问题。我把它分为大概四个。

  第一是合规的风险。场外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我们讲的场外风险市场,在全球每一个市场无一例外,参与者是专业群体。

  第二最终全球各个市场对场外市场的调整的基本观点是,对整个货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当前我们确实出现了一些个别的问题,前面这些维度分析的问题,有一些投资者加入进来,还有一部分私募基金期权卖方,还有过度宣传,我们也看到有些广告到处都是。他们跟互联网平台合作,过度宣传,说期权存在着损失有限,收益无限的特征,这是比较危险的态势。

  第二是我们的市场风险隐患的事情。股票还有场内期货市场发生的一些对冲问题,我们整个贸易的风险。但是过去两年的市场价格我们感到波动有点低。在市场风险逐步释放,可能以前基于风险管理隐含波动率,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风险。

  第三是业务模式市场风险。我们场外的风险必须跟场内的风险匹配,但是目前我们期货或者是权益类的场外期权也没有发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设计的场外的类型可能会非常单一,我们的产品方式也非常单一,我们的标的市场类型比较单一,我们的客户方面也会比较单一。在现在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可能会产生单一的资产,单一的波动方向,甚至很容易产生局部的系统性的影响。

  第四个风险就是我们讲的信用风险。我们在市场方面还有很多的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我也有四个方面。

  第一业务要合规,我们过去的合规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第二是场内期权市场建设。第三要注重业务的合规风控。第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在标的方面要易于标准化、易于场内化。

  主持人:应该说对实体经济来讲,咱们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很多的业务过程当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对于产业来讲,可能仓单的质押是一个不错的解决资金的方法和选择。在这方面,建信商贸做了很多的探索。请建信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做一些介绍。

  林慧:今天非常容幸有机会在台上跟大家交流一些行业创新方面的感悟。因为我是在两年前进入这个领域,在这之前,我也跟之前的嘉宾提到的一样,为创新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其实我们之前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之后,不是我们能力不具备,也不是我们条件不具备,就是没有钱。我们有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但是我们基于各个方面的条件限制,融资难是行业存在的现象。我发现会有另外一条瓶颈线,大家都知道银行是最有钱的地方,他们做了很多的探索,实质上他们非常乐意通过一些比较合适的方式把钱拿出来。从一开始非常简单的融资,一直到后来整个期货公司,包括建行在内很多的商业银行,都在做积极的 探索,想要探出一条真正适合为大家服务的质押融资道路,但是发现还是缺少。

  对于银行来说,它有钱,第一担心货物灭失。第二是价格风险比较大,通过打折的方式。第三个问题就是说是基于前面两个风险,还有一个可能会出现的信用风险,以前其实银行只能通过打折的方式,官司的时间非常长,对银行的实践推广上,其实带来了很多的不良资产。很多银行在推广探索的道路,但是总是缺少法案,回购性的融资业务。包括出现风险之后,可以通过回购的方式。这三个环节打通之后,对银行来说,肯定是非常愿意跟我们合作,所以到我们作为是建行的商贸平台来说,更加迫切地想把这个平台发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跟协会2016年年底子公司仓单业务备案材料,当时收获还是满大的。在这之前很多我就不提了,我们作为一个行业的风险管理平台,作为银行非常缺少的,帮助银行解决他们的风险点,联合推出创新产品。在这个产品联合的基础上, 通过一些研究性的贸易和设计,但是其实通过商贸合作的协议的方式,通过银行内部的风险,把风险转嫁平台达到专业化的运用。

  主体是银行,同时对于我持有货物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我们风险公司,期货公司有一个货物下跌的风险。怎么防范货物下跌,套期保值方式,客户在期货市场的保值行为,我们三方有一定约定,有一个相互的监管。在上市公司共同参与我们的产品,这样的创新其实是整个行业,而且是两个行业共同追求的。在最近几年有比较好的消息跟大家分享,在2018年财富杂志,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每一年会就供应链风险管理和贸易链的领域进行一个评选,建行这个材料获得了最佳结构性贸易融资奖。它确实是我们现有公司组织参与机构,而且这个产品适用非常明确,是适用于一些管理和对外融资的实体企业。在客户当中受到了非常多的欢迎,去年我们推了另外一项,在期货+保险的基础上,推出了期货+保险+银行。大家可以想像,原来其实是不太可能的,经过环节的设计之后,我们也在逐步推广。包括我们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今天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大家对感兴趣的话剧,会后再找一些机会交流,我想说的一点,各位行业的理事,我们在探索创新未来的路非常漫长,细节方面有非常多的问题要处理。功能方面我们是非常好的,我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最终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主持人:感谢林总在子公司运用期货市场和金融的一些工具,为商业银行提供供应链,从金融服务这个角度,做了非常好的阐述。接下来我们请新湖期货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李强谈谈看法。

  李强:我简单讲几个点。第一个可能我们还是要意识到期权和期货一样都是工具,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用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美贸易摩擦促使豆粕(3206, -20.00, -0.62%)价格上涨,客户打电话过来说要不要继续追涨。这里有一个思维的转换,中美贸易缓和了之后,利用一些期权的工具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第二我们产业的期权跟期权比,可选择的选择性更活跃一点。我们作为期货公司来讲,其实很多时候思维也要慢慢转变过来。我们之前总是希望很多的客户能够在我们这儿多买一些期权,我们帮他做财务的对冲。大家实际上发现,其实作为一个期货风险子公司不仅仅学会卖期权,还要学会买期权。对于产业客户来讲也是一样。举一个例子,铜矿利用比较高,但是价格涨幅到一个高度的时候,存不存在风险的可能性?这时候企业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可以做一些期权的卖方的选择,如果价格追上去了,刚好有一些补贴。用期货对冲利率会更高一点,所以选择性会多一点。

  第三,期权相对于期货来讲组合性更多一些。刚才永安的老总讲到,多加5块钱,可以给你20块钱的补偿。你未来预期的价格波动是怎么样?如果要得到更多的补充,需要更多的成本,你需要在成本和做不做进行选择,没有谁好,谁坏。只是说我们基于企业的需求和判断,它的工具中的使用,可以多样进行。

  第四对于企业来讲,可以缓解一些东西。我们都知道期权杠杆会比较高一些,如果使用对于产业来讲的话,你可以减少一个市场的要求,而且可以弱化企业的要求。一旦遇到市场大起大落的时候,节假日长的时候,要准备好风险管控资本,万一暴涨,但是期权的要求比较低,有一个风险因素,所以不存在。所以我觉得用期权一句话来讲,跟期货一样都是不同的工具,但是组合和使用上面更多样性,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一些选择。

  主持人:刚才各位嘉宾从期货期权、场内期权、场外期权,各个角度对融资,对现代的期货公司服务实体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我们做了一些探讨,由于时间关系,我想请大家尽可能用一句话或者两句话,每个人对期货公司分析师,对未来我们要做,应该从哪个方向入手,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高辉:谢谢罗总,我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实际上我们对期货市场的研究,我觉得影响大的是从宏观到产业链,到技术,对分析师的要求,要准备宏观的视角理解产业链的变化,关注市场和资金的流动。也要 有比较强的经济基础,还有强的分析技术。随着不同的交易工具的出现,你要学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为企业和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谢谢大家。

  张超:实际上昨天参加王牌对王牌的对接,今天再来参加这个讨论,期货分析是相对于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催化剂,如果是王牌当中的大王消亡,分析师是地主或者是炸弹,所以我想分析在产业经济操作方面来说,可以是比较大的,分析师的团队总体影响力从卖方和买方桥梁发挥出来,大王小王发挥的作用更大。

广告
肖家曦:刚才各位嘉宾介绍了不同工具的使用,包括标的、基差和场外场内期权,分析师任务挺重的。本身要有一个非常透彻的理解,而且要有思维和逻辑,所以我的建议是各位分析师把各种不同的工具,应用的案例和场景,还有它本身提到的逻辑,它为什么诞生,更透彻理解一些工具,从本质出发,解决问题。

  郑凌云:用期货越来越少,做一些期货和量化的老总讲,做数据整理工作。因为期货是跟着整个风险市场来走的。

  林慧:我对分析师有一个想法,大家要学会寻求团队合作,并且去学会协同作战。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在前面讲的是个人在分析的很多的细节上可能掌握得不够。包括在理论的知识和个工具上,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东西都掌握了,研究定型也好 ,研究定量也好,单靠自己是很难掌握,大部分需要团队协作,能够发挥好这个,我们整个行业的行业分析师,必将成为行业的推动者。

  李强:走出办公室深入产业链,脱虚向实,讲逻辑,能落地。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