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又一批经验在全国推广

 继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备案“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后,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为全国提供了又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记者获悉,本市推出的外商投资企业“全周期”管理机制、“直通车”国际引才引智模式、协同互认的离境退税模式、“1+X”服务业监管服务平台模式4个实践案例,近日已由商务部向全国印发推广,供各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借鉴。
优化营商环境
外商投资企业全周期管理
从东京到北京,北京飞澈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潞这几天正忙着为公司拓展业务。王潞在日本工作多年,由于看中北京的科技人才优势,公司年初派她到北京成立研发中心,研发车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图像识别软件。
王潞告诉记者,北京飞澈科技是一家外企,从筹备到成立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3月20日在市工商局的网站上填报资料时发现,信息可以自动上传到商务部门进行备案,不用再重新填写。”王潞说,受益于工商和商务部门“单一窗口、单一表格”的新受理模式,提交备案申请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备案成功”的短信通知。
除了在市场准入环节实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在企业日常经营环节,商务、工商部门搭建了外资企业“双积分”信用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良好信用积正分,不良信用积负分,将企业划分为信用优良、正常经营、异常经营、重点监管四个信用区间,实施分类管理,并对信用优良的企业实施24项联合激励措施。
通过建立对外资企业从市场准入、日常经营到清缴入资、违规处罚的“全周期”管理机制,降低了企业的商务成本,也促进了外资企业入资统计和备案监管工作的精准化。下一步,本市还将建立线上线下互动的外资企业点对点服务方式。
筑人才高地 “直通车”引才引智
位于朝阳区的高端综合私立医院明德医院里,聚集了众多国内外各领域权威专家,提供个性化的国际医疗服务。美籍华人陈斌是口腔科的特聘专家,在中国工作的这些年,他每年都要办理工作签证,但今年,他拥有了一张中国“绿卡”,获得了在华永久居留权。
朝阳区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陈斌去年在新开设的朝阳区外国人服务大厅申请办理永久居留身份证,提交完所有资料的90个工作日后,他如愿拿到了这张身份证。“办理流程非常便捷,现在我感到更有归属感。”他说。
这背后,是北京打造的“直通车”国际引才引智模式。2016年3月,《公安部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政策》正式实施,其中有10项在中关村试点,主要面向高科技人才,另外10项在北京全市范围实施。去年5月2日,经公安部批复,适用于朝阳、顺义两个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的1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也启动实施,两区对重点企业选聘的外籍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建立了永久居留权积分评估制度,达到一定分值的外籍人才,经市商务委认定并出具推荐函和积分评估证明等材料,就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据悉,实施出入境改革政策的三个区域覆盖了全市外籍人口总人数的80%以上,为外籍人士办理入出境手续、申请长期签证和口岸签证、停居留和在华永久居留等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
便利境外游客
离境退税跨省互通
如今,在北京的许多商场里,都可以看到“离境退税商店”的标志。为了方便在华购物的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税务、海关部门协同联动,率先推动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在京落地。
2015年7月1日,三位英国人在北京购买的502元中国礼品,获得了45.18元的退税款,这是在中国境内办结的首笔离境退税。2016年6月17日,来自意大利的游客在天津佛罗伦萨小镇购买了价值2415元的服装,他在首都机场离境时,顺利通过海关核验并办结离境退税业务,获得217.35元退税款,这是京津离境退税互联互通后的第一单异地退税,北京率先实现离境退税跨省互联互通。
去年9月20日起,北京启用全国统一版本的离境退税系统。新系统上线后,全面实现了跨省互联互通,旅客异地开单或异地离境时均可实时交换申请单信息,完成退税。使用该系统以来,截至2017年底,北京已成功为上海、天津、成都等地的722份《离境退税申请单》办理退税110.78万元,在与国际接轨、提升境外旅客退税体验的同时,促进了区域协同开放。
此外,北京还搭建了“1+X”服务业监管服务平台模式,以政府为主体,以社会为变量,有序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与资源,营造服务业开放发展的系统优势。例如,北京海关推动建立了海关科研设备减免税共享平台,截至去年12月底,中科院的21家研究所、在京11家高校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过该平台上线共享设备686台,累计开放共享机时超过50万小时,各参与共享单位因避免设备重复购置节约资金7.48亿元。(记者 马婧)

相关产品

评论